English

信息化谨防误区

1999-09-01 来源:光明日报 张春昀 我有话说

因特网是个伟大发明,所谓人类开始进入信息时代主要标志也就是信息网络。我们不能逆潮流而动,把因特网说成似洪水猛兽加以拒绝,事情有没有如此严重也不忙下结论。可是,因特网在我国的信息化建设中究竟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,在我国的使用效果如何,却是我们不能不关注的问题。

据统计,到今年6月底中国的网民超过了400万,占中国总人口的比例在0.3%左右,占世界网民的比例大约5%。又据统计,中文信息在因特网上只占万分之一。经常上网的人不会不知道,这“万分之一”有相当一部分是从纸介出版物上抄下来的。最新统计显示,用户上网的主要目的是获得新闻(占56.8%,远高于其他项),其实这些新闻不也是从报纸搬上网的吗?前几天刚从电视新闻里得知中国的四库全书已经上网,唐诗宋词之类当然更是早就上网了。活的信息在哪里呢?没有。不是说这些古典不能上网,但信息化毕竟主要应为实用目的和经济建设服务。从热门站点上我们时常可以看到一些别具一格的策划,把影星、歌星、球星等请到网上和网民进行交流。形形色色,花样很多。这就是信息化吗?这比传统媒体有何优势?

目前,因特网上的中文信息的特点可以归结为:一般信息多,实用信息少;静态信息多,动态信息少;二手信息多,原创信息少。有一位企业家说得贴切:这些东西看之有益,不看无损。还有一点,信息搜索很少成功。那些中文导航站点除非你顺着它的栏目一层一层往下找,想使用搜索引擎直接找到期待的信息真如大海捞针,如水中捞月。

中国现在的400万网民中有多少是出于业务需要上网,有多少是漫无目标的闲看,企业家、销售员有几个把因特网作为获得市场信息和商机的正常渠道,这些答案都不是零,但相比之下恐怕只是一个可怜的少数。

信息化应当是经济发展的催化剂。美国经济从信息化(包括IT产业)中获得了强劲的增长,而在中国,因特网的功能只近乎阅览室、资料库、图书馆或游乐场。我们的基础差当然是基本原因,但这不能成为托辞,正如诸葛亮所云“非为天时,亦有人谋也。”

据国家经贸委中小企业司消息,到去年底我国的中小企业已达1000万家左右,对国民经济的产值贡献占60%,利税贡献40%。中小企业本身有很多优势,但有一点是无法和大企业抗衡的,那就是信息。大企业有能力做广告,媒体经常报道,更有健全的市场渠道收集和发布信息,主动找上门的人也很多。中小企业没有这些条件,因此就不得不整天往外跑,到处打探市场信息;或上门推销,或低三下四站在街头往人手里塞广告,目的无非是告诉人家自己是干什么的,敬请光临。在市场经济中,信息是商机之母。企业为了信息沟通不得不花很多钱,对信息化是最渴求的;同时,他们的信息化又是最能对经济发展做出直接贡献的。可现在的情况很难令人满意,如此巨大的群体和市场居然无人光顾和开发,真是一件奇怪的事情。

过去有个西方人说过,中国是新闻记者的乐园,是统计学家的恶梦。这当然是说的旧中国,但也反映了在中国猎奇很容易,开发信息资源很难。因特网没有解决这个问题,至少现在难以令人满意。是否应该想想别的办法呢?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